为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推动少儿编程发展,普及编程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7月10日-12日,数学与大数据学院(以下简称“数大学院”)“种科数苗”乡村振兴实践团、七彩护航志愿服务队于铜仁市思南县板桥镇后屯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南盆坳小学分别开展了“龙狮花灯编程工坊——点亮传统艺术新光彩”少儿编程课堂、“码动童趣,编程绘梦”少儿编程课堂教学活动
志愿者以趣味课堂、游戏互动等浅显易懂的方式向小朋友们讲授编程的基本思想和基础知识,利用Scratch编程游戏启蒙、可视化图形编程的教学,将消防安全知识、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与编程设计融合在一起,同时加入“龙灯”、“狮子灯”、“花灯”等地方特色的元素,让小朋友编写“消防员灭火”和民族乐器演奏小游戏。经过三天的小组教学,小朋友们已掌握了基础的编程技能,且在志愿者的指导下能够做出一个完整的编程项目,为考验小朋友的学习动手能力,服务队组织了编程作品大比拼,引导小朋友上台介绍自己的编程项目。
本次活动将民族文化、地方特色和安全教育融入少儿编程,让乡村孩子也能接触到优质的少儿编程教育,近距离感受编程乐趣,提高创新思维,在小朋友心中埋下一颗“科技强国”的种子。
文/孙文杰 图/王咏泽 初审/谢佳 复审/于治麟 终审/谭丽琼

指导教学(图一)

指导教学(图二)

指导教学(图三)

小朋友实践

合影留念(图一)

合影留念(图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