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数学与大数据学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系列报道六——科技展览活动

   时间:2025年07月18日 12:40 [ ] 浏览次数: 来源: 责任编辑:mcs 视力保护色:

为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推动农村地区科技普及进程,探索公共服务创新路径,7月13日,数学与大数据学院(以下简称“数大学院”)“种科数苗”乡村振兴实践团、七彩护航志愿服务队于铜仁市思南县板桥镇后屯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南盆坳小学分别开展了“漫游科技长廊——流动科技馆奇妙之旅”科技展览活动和“科技筑梦,强国有我”学生科技作品展示活动。

活动伊始,志愿者通过展示“E 目了然”“AI智能扒谱助手”和“地灾智探”等学生科技作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科技在日常生活、艺术创作以及安全防护等多个领域的实际应用。其中,“E 目了然”项目通过采用多模态动态识别技术和瞳孔凝视交互技术等创新手段,在特殊教育和跨地域教学等特定场景中实现了显著的进展。“地灾智探”项目则利用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和粒子群优化算法构建了滑坡灾害监测预警平台,为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沉浸式的科技体验让小朋友们大开眼界,心中满是对科技世界的震撼与憧憬,也纷纷道出了自己独特的感悟。

本次活动将学生自主研发的科技作品带到偏远乡村地区,让广大乡村少年儿童能够零距离接触和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持续推动科技对乡村发展的赋能作用。

文/孙文杰 图/王咏泽初审/谢佳 复审/于治麟 终审/谭丽琼

教学现场

互动解释

合影留念

合影留念

上一条:数学与大数据学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系列报道七——航空航天科普课堂
下一条:数学与大数据学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系列报道五——民族文化经典诵写讲比赛

文章下载】     【打印】    【收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