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对非遗技艺和民族文化的认知与保护意识,7月14日至15日,数学与大数据学院(以下简称“数大学院”)石榴籽青年实践团、七彩护航志愿服务队于铜仁市思南县板桥镇后屯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南盆坳小学分别开展了“非遗活态展・后屯共体验”活动和“传承非遗魅力,感受民族风情”非遗文化体验活动。
活动伊始,讲解员引领学生对蜡染的历史渊源及其制作工艺展开了深入学习,详尽阐释了蜡染从起源、发展直至现代应用的演变进程。随后,为保证小朋友们的安全和演示效果,志愿者们选择了制作周期相对较短,工艺流程相对简单,原理同苗族蜡染相似的糊染进行体验。在实际操作环节,小朋友们踊跃参与,运用刮板进行创作,在实践中感受非遗文化的精神内核。
此次活动,学生们通过亲身体验,对非遗技艺和民族文化有了更直观、深刻的认识,在参与过程中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并在内心深处植下一颗“保护民族文化珍宝,传承并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人才基础。
文/孙文杰 图/王咏泽初审/谢佳 复审/于治麟 终审/谭丽琼

现场照片

互动问答

学生现场实际操作

后屯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作品展示

南盆坳小学作品展示

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

后屯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合影留念

南盆坳小学合影留念